虽然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是简单安全的补充维生素方法,但很多人觉得服用维生素药物更省事,更有一些人认为维生素可以延缓衰老,降低胆固醇,有助于减肥、排出体内毒素,于是大量服用维生素。医生提醒,过多摄入维生素不但不会保证营养的均衡,反而会给身体带来危害。 维生素根据性质的不同,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。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、D、E、K,不易排出体内,体内大量储积可能会发生中毒。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,服用过量容易从尿中排出,不易中毒,但是大量摄入仍然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。 一般来说,只要饮食平衡,人体即可摄取每日所需维生素,无需额外补充。在生活中,一些特定的人群,如儿童、饮食不规律者、减肥者、素食者、孕妇、饮食受限的老年人、食物过精过细的人等,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。但是千万不可把维生素类药物当做补品而盲目过量服用,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。 维生素A如在体内大量蓄积,可能发生骨骼脱钙、关节疼痛、皮肤干燥、食欲减退等中毒症状;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D,可导致慢性中毒,表现为眩晕、恶心、呕吐、高血压、骨痛,严重中毒时则会导致肾衰竭、软组织和血管钙化。如果孕妇长期大量服用,则会引起高钙血症,使婴儿智力低下。儿童过量则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停止。适量补充维生素C可抵抗自由基,对抗感冒,但大量使用会引起腹泻、泌尿系统结石,诱发痛风,加重胃溃疡症状。每日2—3克长期使用,停药后会引起维生素C缺乏症。怀孕妇女连续大量服用维生素C,会使胎儿产生依赖性。